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的反诈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2025年9月17日邀请属地公安北辰分局双街派出所的张志国警官到校开展了两场生动且深刻的反诈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保卫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工业技术系、智能技术系领导出席讲座,大一学生及部分教职工共计1500人参加。
一、案例剖析,敲响反诈警钟
讲座伊始,张警官以近期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真实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常见的诈骗类型,如网络刷单返利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交友诈骗等。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详细讲解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
例如,在讲述网络刷单返利诈骗时,警官提到某高校学生小李,看到一则轻松刷单就能赚取高额佣金的广告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其中。起初,小李确实收到了几笔小额返利,这让他放松了警惕。随后,诈骗分子以任务升级、系统故障等理由,诱导小李不断加大投入,最终小李被骗走了数千元。警官强调,这类诈骗往往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先给予小恩小惠,待受害人放松警惕后,再实施大额诈骗。
二、策略指导,传授防诈秘籍
在分析了诈骗类型和手段后,张警官为师生们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反诈策略和防范方法。
(一)保持警惕,不贪小利
提醒师生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尤其是涉及到金钱、个人隐私等方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那些看似轻松就能获得高额回报的事情,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因小失大。
(二)核实身份,谨慎转账
在接到涉及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或网络请求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可以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向相关部门咨询等方式进行确认。同时,要谨慎对待网络转账,不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三)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泄露
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醒师生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APP上填写个人信息,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在使用公共网络时,要注意网络安全,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四)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要及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互动交流,强化反诈认知
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反诈知识,讲座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诈骗情况向警官咨询。张警官耐心解答,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例如,有同学询问如果在网络上遇到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进行验证的情况该怎么办,张警官明确指出,银行等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客户提供银行卡密码进行验证,遇到此类情况一定是诈骗,应立即拒绝并报警。通过互动交流,师生们对反诈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反诈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领导总结,共筑反诈防线
讲座结束后,学院党委工作部张新广部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对属地公安警官的精彩讲解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了反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威胁着师生的财产安全和校园的稳定和谐。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公安的合作,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
同时,领导要求全体师生要将所学的反诈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不轻信、不贪心、不转账,共同筑牢校园反诈“防火墙”。
此次反诈讲座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聆听张警官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深刻认识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掌握了实用的反诈方法和技巧。学院将继续加强反诈宣传教育工作,为师生的财产安全和校园的稳定和谐保驾护航。


